探寻CCUS工程落地的最后一里路——管道防腐与安全监测

发表时间:2022-08-25 09:47

广东省碳中和CCUS创新论坛


82-3日,广东省碳中和CCUS创新论坛在湛江市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和CCUS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聚焦广东需求,分析形势政策,分享研究进展,共商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难题,为推动广东CCUS产业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83日上午,CCUS腐蚀防护和安全监测领域的专家们向参会政府主管部门和能源工业企业的代表分享最新的研究经验和前沿技术与设备。


图片


议题:CCUS腐蚀防护和安全监测

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CCUS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林千果教授分享了《CO2封存安全监测与风险管理》,介绍了二氧化碳封存安全性和泄露特征,其环境迁移转化的机理和过程,以及封存安全监测的需求和具体举措。林千果教授团队在传统的CCUS监测手段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优化了地下水监测指标,在保证监测的有效性、安全性前提下,降低监测成本;创新提出大气-土壤联合监测系统,并已成功应用到延长石油杏子川油田、中石油长庆油田、中石化胜利油田和华东油气田;开发了无人机大气二氧化碳巡航监测系统;开发了基于涡度相关法的大气通量监测系统。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李琦研究员分享了《地质封存的风险评价与监测技术:从陆上到离岸》,提出五条近海低碳路线,并基于其团队的源汇匹配调研研究成果,建议陆海统筹源汇优化,CCUS集群次第发展,以及从近海到远海逐步推进。此外,还介绍了地质封存存在的潜在环境风险及国内外监管要求,梳理了CCUS监测设计的关键要素。最终,对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提出建议:“先用后存,边用边存;监测预警由浅及深;环境风险,安全风险;东洋西洋,兼收并蓄”。

湛江湾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孙锋教授做了《CO2封存过程中的监测技术分析探讨》汇报,介绍其团队的研究基础,包括研制近海底原位多参量地球化学测量装备,在封存区域进行走航、原位监测,以及可应用于二氧化碳封存过程的井-地联合的微地震实时监测方法。

湛江湾实验室黄锦圳工程师的汇报《CCUS系统超临界CO2输送管道的腐蚀防护》则针对造成输送管道腐蚀的原理和防护措施进行了介绍。超临界二氧化碳输送过程中,其含水量、O2杂质、NO2杂质和及其流动都会对管道造成腐蚀。

图片


会员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